zh-TW

仍在銷售的產品系列連結已經新增至本網站

本次新增的內容有:

ROAD : TIAGRA/SORA/CLARIS

MTB : ALIVIO/ACERA/ALTUS

LIFESTYLE : ALIVIO/ACERA/ALTUS, TOURNEY

請至官網"產品"標籤下的"系列套件"查看相關連結

詳細產品列表與各部件功能與規格,請點選系列套件名稱。

跟隨 Crowie 的腳步

如何在騎完自行車後跑得更快

Craig Alexander 是 5 屆三鐵世界冠軍與 12 屆澳洲冠軍。他是 Neri 的丈夫,也是 Lucy、Austin 和 Lani 的父親。Craig 是兒童基金會 (Kids Foundation) 和安心基金會 (The Safeheart Foundation) 的大使,同時也創立了線上耐力賽訓練踩踏平台 Sansego

強壯即快速

我為增強力量所做的另一件事,是去健身房進行有針對性的力量和體能訓練 (請參閱我之前關於力量和體能訓練的文章,其中有完整的解釋,是一個內容非常詳細的主題)。一般來說,舉重室的許多鍛鍊方式都能提升跑步的力量增加,但是對於尋求更快、更強壯的騎車後跑步者來說,許多關鍵的鍛鍊方式將會針對核心和腿部。

 

我的健身房訓練項目包括前蹲舉和後蹲舉、斜上腿推、弓箭步、跳箱、硬舉、瞬間上搏和後腿彎舉等。我會舉起相當重的重量,通常會將訓練安排為 3 組和 8-10 次反覆。在健身房舉重和進行力量訓練時,正確的技術絕對非常重要,以便在目標區域獲得最大的力量提升,並且預防受傷。請務必與力量和體能訓練教練合作,以確保您正確執行舉重動作。

核心力量、穩定性、活化訓練

認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大力宣導將核心力量和穩定性訓練作為每週訓練計畫的一部分。核心強化和活化是指加強和「啟動」附著在骨盆上較小且穩定的肌肉,這些肌肉為有效和高效的運動提供基礎,這對擁有不同經驗或水準的每個運動員來說都很重要,對於騎完自行車之後快速跑步也特別重要。

當我們騎自行車時,尤其是在空氣動力學或 TT 姿勢下,身體姿勢會迫使後鏈肌群處於拉長且變弱的位置。這會為下背部帶來很大的壓力,同時也會縮小髖關節活動角度,導致髖屈肌更短、更緊。這會對高效快速的跑步帶來負面影響,因為跑步必須啟動我們的臀部、強壯的髖屈肌,以及在騎車後立即發揮髖關節大範圍伸展的能力。

 

我整年都會進行核心力量和穩定性訓練。根據我的身體狀況,我的例行鍛鍊通常在 30 分鐘左右,每週進行 3-5 次。有效的核心訓練實際上有數千種。我的例行課程通常包括瑞士抗力球穩定性訓練、單腿力量/平衡訓練 (涵蓋各個方向,通常結合踏步動作)、彈力帶阻力訓練等。這些訓練通常從靜態維持動作開始,然後逐步進展到交替動作、更具動態性的動作,以及結合多種動作的綜合訓練。另外,各種不同的腿部弓箭步有時也會出現在例行課程中。

磚式或轉換運動項目訓練

在運動中,針對特定技能進行訓練至關重要。三鐵也不例外,如果我們想提升「騎車後跑步」這項特定技能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際練習。磚式 (Brick) 訓練也稱為轉換運動項目訓練、比賽模擬訓練或騎車後跑步,應成為訓練計畫中的核心部分。在正確時間、用正確方法進行這類訓練,是快速提升騎車後跑步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。

磚式訓練的方式有很多種,但我喜歡一切從簡,因此我最愛的兩種磚式訓練是:

 

a) 耐力磚式訓練:在季前期或目標性比賽訓練計畫早期階段,我的一次訓練中會包括較長的騎乘時間 (90 分鐘到 6 小時之間),然後是 20-40 分鐘的跑步,全部都以較低的強度完成。我通常會每週做一兩次這些耐力磚式訓練,目的是增強有氧力量和耐力,並且讓肌肉 (和大腦) 熟悉從騎車轉換到跑步所引發的感受。

 

b) 比賽模擬磚式訓練:隨著體能的建立和比賽的接近,我會在訓練計畫中納入「比賽模擬」。這些訓練課程從騎車開始 (90 分鐘到 4 小時不等,取決於我專注於哪些比賽)。在確實進行熱身運動之後,大部分騎乘會按照目標比賽配速/耗力程度,區分為幾個運動區段。然後我會從騎車直接轉換到跑步,通常是 3-10 公里 (同樣的,實際距離取決於我準備參加的比賽)。這項跑步訓練課程可以完整完成,也可以分解為幾個更長、持續的區段或間隔,如果即將舉行的賽事距離較長,那麼這會是一個好主意,其目標依然是「達到並維持」目標比賽配速/耗力程度。

 

這些比賽模擬磚式訓練課程具有挑戰性,但仍在您的能力範圍內。它們結合了持續時間與強度,類似即將到來的比賽,因此可能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,並且在前一兩天可能需要進行輕度的「微調」。在整合這些磚式訓練時,應考慮您的訓練計畫和課程安排。我通常每週只進行一次這樣的比賽模擬,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只在準備期間的最後 4-6 週進行。

自行車配速

要在三鐵發揮優異的表現,必須在三個運動項目中都保持穩定且持續的努力。因此,最佳的騎車後跑步總是要從聰明的騎車開始。在訓練中,要知道自己騎車時的功率、心率或運動自覺強度 (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, RPE) 的「甜蜜點」。利用它來協助訂定競賽配速計畫並確實執行,避免做出進入紅區的極端功率輸出 (我想這是所有人在競賽的壓力下都曾經做過的事)。

 

有時很難避免過度用力騎乘的誘惑,尤其是在感覺良好且競爭對手開始拉開距離時。但請記住,這是三鐵而不是自行車比賽。我最佳的騎車後跑步成績,出現在我體能狀況極佳且配速良好的時候。

營養

營養經常被稱為三鐵的第四個項目,它是一個龐大的主題,有無盡的相關資訊和意見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只想談論有關它對於騎車後跑步的重要性。即使擁有出色的體能、力量、耐力和騎車後跑步的生理適應能力,如果水分補充和能量補充策略管理不當,包括跑步的後段賽程也註定將會失敗。

 

耐力賽運動的營養需求因人而異,因此我建議進行汗液測試,找出自己的每小時碳水化合物燃燒率、水分流失和每小時電解質消耗的具體數字。現在汗液測試的費用不高,而且相當普遍。

我使用的「老派」方法就是在比賽模擬磚式訓練中練習和改進我的營養策略。如前所述,這是最能模擬比賽的訓練,因為它結合了持續時間和強度,因此是改善比賽日營養策略的最佳場所。

 

只要有機會,我就會嘗試尋找並在訓練課程中使用任何營養產品。我還針對每場比賽訂定「營養計畫」,根據我的體能水準、氣候或比賽持續時間而有所不同。隨著經驗的積累,我瞭解到傾聽自己的身體是多麼重要。因此,我總是準備好根據比賽中的感受和反應,在營養計畫中加入一些彈性。

 

騎車後跑步與「一般」跑步不同,在身體和精神上都極具挑戰性。但是,透過力量訓練、定期練習、良好的配速,以及在騎車時保持合理的營養補給,以克服騎車後跑步的無力感和不適,相信您將會成為更快、更高效的三鐵跑者。

 

下次見,Crai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