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-TW

仍在銷售的產品系列連結已經新增至本網站

本次新增的內容有:

ROAD : TIAGRA/SORA/CLARIS

MTB : ALIVIO/ACERA/ALTUS

LIFESTYLE : ALIVIO/ACERA/ALTUS, TOURNEY

請至官網"產品"標籤下的"系列套件"查看相關連結

詳細產品列表與各部件功能與規格,請點選系列套件名稱。

自行車能為您創造很多美好回憶。自行車能在您的生活中留下許多美好時刻。回想那段流暢、如夢似幻的下坡路程、您最自豪的比賽時間、您走過的冒險旅程,以及帶您經歷那場冒險的自行車。冒險的核心,少不了自行車的零件。

 

在登山車的發展過程中,每一步都帶來大量全新的可能性,讓我們騎得更久、更遠,享受更多樂趣,留下更多回憶。

 

SHIMANO 大使 Dan Milner 最近翻找存放在維修工作室那堆幾乎被遺忘的舊備品箱時,發現了一些佈滿灰塵的復古零件。以下就請 Dan 介紹,陪伴他橫跨超過 35 年的登山車生涯中,每個零件背後的故事。

黑色背景前的 SHIMANO 自行車變速把手特寫
黑色背景前的 SHIMANO 自行車變速把手特寫

變速把手:1987 年 SHIMANO XT M732 3x7 速與 2022 年 XT M8100 1x12 速

 

我們很容易把現代作動流暢、完美定位的變速系統視為理所當然,但 SHIMANO 在當年推出 SIS (SHIMANO Index Shifting) 時,可說是徹底顛覆登山車的世界。1986 年,SIS 在公路車運動中早已廣泛接受,但在泥濘的越野世界中,接受度卻不高。

 

具定位功能的 XT 採用位於手把上方的拇指變速把手,取代了摩擦式變速的不準確性,導入可靠且準確的按壓式變速,當我開始在英格蘭南部泥濘的農田周圍進行越野賽時,這些功能確實非常好用。

 

XT 採用精緻、低調的黑色外觀,使其吸引力遠超過其灰色版孿生兄弟 Deore,而 3x7 的變速組合則提供了我想要的所有檔位,直到八年後 XT 8 速系統問世。

 

趣聞:1986 年的產品目錄中有一則警語,寫著:「如果將變速線走線在車架管內,SIS 可能無法正常運作。」
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變速器。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變速器。

變速器:1998 年 SHIMANO XTR M951 8 速與 2022 年 XT M8100 12 速

 

在 1991 年,XTR 中的「R」意味著 SHIMANO 將耐用的 XT 系列提升到了極具競爭力的比賽標準,這讓我興奮不已。在這個時代,XC 自行車迅速瘦身,盡可能減掉多餘的每一克重量。這款輕巧的 XTR 變速器採用「GS 規格」(也就是短腿型) 版本,提供了我們需要的敏捷賽中變速功能,以往唯有將 Dura Ace 短架式變速器安裝到登山車上才能實現。儘管卡式飛輪有著「超長腿」,但如今的卡式飛輪齒形和精心設計的變速器當然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
 

1998 年,SHIMANO 短暫地展現其技術性能,在變速器後方加上了檔位線滾輪導引裝置,這讓我們這些騎乘者非常興奮 - 但後來證明其實沒有必要,因為這無端增加重量,而且沒有此裝置也能正常變速。

 

當然,卡式飛輪的齒片容量範圍從 12 齒到 32 齒,即使是 XTR 也靠著三盤式前齒盤提供了所需的寬齒輪範圍,而目前的 1x12 設定也能輕鬆實現。

黑色背景前的 Cannondale 黑色與藍綠色自行車車架組
黑色背景前的 Cannondale 黑色與藍綠色自行車車架組

車架:1990 年 Cannondale SM800 與 2023 年 Yeti SB140

 

少了車架支撐,光有零件毫無用武之地,雖然我的 1990 年式 Cannondale M800 的鋁合金無縫焊接與我現在的 Yeti SB140 光滑的碳纖維疊層十分相似,但這也它是唯一最相似之處了。過去三十年裡我從 Cannondale 跳槽到 Yeti,對自行車的需求出現了很大變化,而零件開發也大幅反應了這些需求。事實上,車架一向是當代最新科技的終極展示。

 

舉個例子:180mm 碟煞卡鉗固定架取代了懸吊式煞車座。頭管直徑加大,變成錐形且角度縮小 6 度 (Cannondale 的頭管角度為 71 度),座管現在則變成加粗的伸縮座管,取代了細長的 27.2mm 剛性座管。同時,現代的後三角可以容納 27.5 英寸和 29 英寸的輪組和 2.6 英寸的輪胎,而我在 1990 年競賽時只能選擇 26 英寸的輪組和 1.9 英寸的輪胎。此外,後勾爪間距從 135mm 加寬到 148mm,可容納更寬的花鼓,在不影響 Chainline 的情況下提升輪組強度。

 

但歸根究底,登山車的能力還是取決於騎乘者的實力。雖然現代強大的車架幾何形狀、傳動系統和煞車讓我能堅持更長騎乘時間,但我那舊款大角度的 XC Cannondale 自行車還是陪伴我度過了許多有趣的時光,當然也少不了許多翻車的時刻!

 

趣聞:Cannondale M800 的軸距比 Yeti SB140 的軸距足足短了 162mm。

暗色表面上的自行車煞車零件
暗色表面上的自行車煞車零件

煞車:1990 年 SHIMANO LX 與 2021 年 SHIMANO XT M8120 油壓煞車

 

1992 年的 LX 懸吊式煞車與我現在使用的 180mm 碟盤和 4 活塞 XT 煞車的強大煞車功能截然不同,但仍為我在南美洲 10 個月的自行車旅行提供了簡單而可靠的解決方案。透過置中的煞車線拉動,如何平衡這些短粗的懸吊式煞車並同時碰觸到輪圈,可謂一門藝術。

 

儘管已由功能更強大的 V-BRAKE 所取代,但這些懸臂仍然具有強大的煞車潛力 – 只要選用合適的把手就行。1998 年 SHIMANO LX 把手上市時,儘管在產品列表中比 XT 低了一級,但其在性能和創新方面的優勢卻遠遠超越了其在重量上的劣勢。這些較短的兩指把手帶來了啟發,讓我們擺脫以前的三指怪物,而且還提供可調整的功能。

 

三段式調整 (H-M-L) 設定讓我可以客製化煞車作動所需的把手行程量 (在市場上有如此多不同懸吊式設計的時代非常有用),而且還加入了「Servowave」,按下把手越多,施加在煞車來令片上的拉力就會越大,對煞車的控制越細膩。

 

趣聞:Servowave 效果之好,至今仍廣泛運用在 SHIMANO 整個煞車把手產品列表中,包括目前的 M8100 XT 碟煞。
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卡式飛輪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卡式飛輪

卡式飛輪:1994 年 SHIMANO XT 8 速與 2022 年 XT 12 速

 

一開始我用 18 速汗流浹背地爬坡,後來升級到 21 速後用了近十年,直到 1994 年才擁有了 SHIMANO 8 速卡式飛輪所提供的全部 24 速齒輪。

 

儘管與目前 51 齒的龐然大物比起來,Hyperglide 8 速 XT 卡式飛輪看起來很小巧,但很快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。與之前的 7 速齒輪相比,其變速更順暢且更緊密,讓我能保持不中斷的踩踏節奏,而且最大飛輪齒片還多加了兩齒,提供能保護膝蓋、適合爬坡的 30 齒最大飛輪齒片。同時,最小飛輪齒片從 12 齒縮小到 11 齒,對於在下坡時保持更長時間的扭力至關重要。沒錯,這款外型閃亮、結構輕巧的傑作完全符合其閃閃發光的鍍鉻表面的特色,甚至還超乎預期!

 

卡式飛輪可直接插入單獨的 Hyperglide 後花鼓本體,無論是交換或更換都變得快速又簡單。尤其是相較於嘗試拆除卡死的舊式飛輪,我在 1990 年代初擔任自行車店技工時對這項技術的歡迎程度,就跟我現在遇到最新的 12 速 MICRO SPLINE 後花鼓時一樣。
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大盤,含齒盤和曲柄。
黑色背景前的兩個自行車大盤,含齒盤和曲柄。

大盤:1997 年 Syncros 三盤式與 2022 年 SHIMANO XT 1x12

 

身為攀爬陡峭長坡的愛好者,登山車繼避震器之後最重要的進展就是齒比範圍,以及單齒盤設定在提供這種寬廣齒比範圍所提高的效率。

 

以單齒盤取代三盤式和兩盤式,為整個局勢帶來顛覆性變革。尤其是搭配上 51 齒的卡式飛輪時,可得到我們過去在彆扭的 3x8 設定中所得到一樣的超大齒比範圍,但大幅省下安裝前變速器的麻煩和鏈條磨損。

 

單齒盤是最引人注目的進展,但曲柄組還有很多其他的演變。回到 1997 年,當時「最先進」的訂製曲柄組具備了一系列實際上相當尷尬的特點;這些特點當時看起來還不錯,但現在應該沒人想再回頭使用:經常鬆動的四方孔式五通碗組介面。纖細、輕巧但會變形的曲柄腿。用細小的齒盤螺栓固定的齒盤,這些螺栓很容易掉到工作台下,消失在灰塵和骯髒的空洋芋片包裝袋之中。

 

每一個零件都陪伴我了一段時間,引領我進入登山車生涯的新篇章,也留下許多新的回憶。每當我看著這些舊零件時都會想到,顯然沒有任何人能預言二三十年後登山車會變成什麼樣貌,以及這些零件將如何進化。我很高興能參與這段歷史,而這也讓我感到更加高興能眼見現在的進展。